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学生风采 -> 正文

网站首页

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 | 段亚娟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0-12-15 访问量:

 

【人物简介】

段亚娟,国家奖学金奖项获得者,力学专业2019 年级博士生。

2014年入党,目前担任研究生九支部支部书记。

 

我的故事

主修专业是力学,综合测评在年级排名第一。在2019学年,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并顺利完成各个课程,取得优异成绩。围绕“高熵非晶合金粘弹性力学行为”的研究框架,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,具体为:

2020年综合测评在年级排名第一(1/25)。在乔吉超教授的指导下从事“高熵非晶合金的粘弹性力学行为研究”。围绕这一研究框架,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,具体为:

1. TOP期刊1篇:目前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(中科院JCR二区,Top期刊)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。相关研究工作的主要合作者包括: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Daniel Crespo教授(拟留学单位的外方导师);以及沃罗涅日国立师范大学的V.A. Khonik教授, E.V. Goncharova, A.S. Makarov, G.V. Afonin等学者。

2. 在Intermetallics(中科院JCR二区)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。相关研究工作的主要合作者包括: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Daniel Crespo教授(拟留学单位的外方导师);以及沃罗涅日国立师范大学的V.A. Khonik教授,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的J.M. Pelletier教授等学者。

3. 博士论文创新基金1项:在2020年3月成功申请565net必赢官方网博士论文创新基金,并获得2年的资助。

4. 西班牙联合培养:2020年3月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项目,并将赴西班牙求学。

期间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工作,包括

1.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不同时间尺度动力学激励下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研究”项目;

2. 参与航天科学技术基金“导弹武器固定体用新型轻质高强韧钛基非晶复合材料”项目,目前部分基金项目已经顺利结题。

在社会活动方面,我担任研究生九支部的支部书记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
制度完善:首先,针对支部的管理条例,召开全体党员大会,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,并将所有支部活动进行分类,纳入到年底的民主评议考核范围内。支部每次召开会议,几乎零缺席。

党员发展:发展党员是支部的重点工作,党员从最初的17人发展到26人。发展对象,预备党员,在新生开学之初,积极多次与师弟师妹谈话,鼓励他们申请入党。

活动组织:并在学年内多次组织召开各种支部的活动:如组织大家学习了榜样四专题节目,召开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,以及疫情期间支委会去确定疫情期间的管理制度。

另外,作为主要负责人,辅助导师完成了3次学者招待,获得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认可。分别为:2019年7月接待俄罗斯教授Khonik;2019年11月接待西班牙教授Daniel,Eloi;2019年11月接待上海大学王庆老师,力学所王云江老师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一方面通过跟学术大牛的相处开阔了科研视野,学到了科研方法,提升了科研水平,另一方面还锻炼了英语口语。同时,获得了西班牙Daniel教授的邀请函,为顺利申请CSC奠定了基础。

 

微访谈

Q1可以分享一次你学习、生活或竞赛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吗?

作为博士生,印象最深的经历当然属于科研过程。为了往前赶课题进度,2019年寒假腊月二十七才把实验做完回家。现在看来,当时的选择无比正确。由于疫情,一直到2020年5月末才回到学校。疫情期间,定期和导师视频讨论课题进度,不仅没有落下相关的课题研究,也没有很多杂事让自己学习分心。在这段时间,定期和导师视频讨论课题进度。我把基本的实验本构模型推导成功,并将论文初稿基本写好。这段时间,不仅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,还专心的把手头科研工作做好。

Q2你有过压力很大的时候吗,那么是如何减压的?

当面临实验一次次的失败,可能会崩溃到大哭;当面临论文被一次次的拒稿,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研究是否可行。减压的方式就是去健身房锻炼。在锻炼的过程中,把自己累到只想活着的时候,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地方。等自己调整好心态,继续前行。

Q3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?

我的兴趣爱好是健身,至今已坚持健身4年有余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科研人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,才能不畏科研路上的风雨。由于长期伏案,肩颈受损严重,于2016年10月份查出颈肩问题后,开始通过锻炼维持身体健康,并爱上这种生活方式。健身不仅缓解了我的颈椎问题,还能帮我释放科研过程的压力,让我在科研的走的更加稳健。

Q4在学习生活中,你认为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哪位,体现在哪方面(可以是导师,朋友或恋人)。

我的导师是乔吉超教授。好的导师总能恰如其分,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,他绝不用桶浇灌;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,也绝不吝啬给予。乔吉超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导师。2018年11月,我决定硕博连读,向乔老师自荐,作为自己的博士生导师。事实证明,我的选择无比的正确,我的导师也常常被称为“别人家的导师”。刚踏入师门,乔老师就给我推荐相关文献,引导我入门。入学不到半年,就帮我确定了博士论文框架,并规划了未来4年的目标。我也不辱使命,入学第一年就成功发表了2篇SCI,申请博士论文基金一项,同时还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,目前第一学年的目标已经顺利完成。在我发表第一篇文章时,乔老师不厌其烦,连续修改了15稿,还觉得不够。我才知道什么是“师道匠心”。当我拿着自己的创新点找他讨论时,他总是鼓励我继续尝试。并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,而且,他能准确写出学术大咖在某个年份,某个期刊发表的文章。让我详细阅读,并寻找灵感。与他相处的过程中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,足以让我对他的科研人格肃然起敬。

好的导师不仅“授业”,而且“解惑”。在我实验陷入瓶颈焦头烂额之际,给予及时的鼓励,让我重获勇气;在我因小成绩自我满足时,告诉我天外有天,让我归于现实。更重要的是,和导师相处从未感受过居高临下的压力,这使我相信“良师益友”绝非虚言。在科研之余,乔老师像朋友一样和我们分享他生活的小确幸。